新闻中心

业内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动态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解读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和四个教材管理办法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2-18  浏览量:660
2020-01-08 15:28:0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1-07 
 

  日前,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四个教材管理办法”),重点来解决各级各类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大中小学教材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教材管理制度将有何变化?未来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方向在哪?围绕相关问题,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首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

  谈及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材体系初步建立,教材质量不断提高,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显著增强,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的大中小学优秀教材。但也存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责任不够明确,缺少整体规划,教材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理念、新要求不足,内容价值导向与知识教育融合不够,教材建设专业研究机构缺少,研究力量薄弱,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教材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该负责人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强化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整体规划,全面提高教材质量,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没有发布过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规划》第一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总体思路是,把牢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始终,体现在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全覆盖,注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相关领域教材建设;梳理总结成绩,理清存在问题,明确面临的挑战,找准《规划》的起点和方向,重在解决问题。同时关注科技发展动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着眼未来,着眼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除中小学教材之外,其他教材尚缺乏专门管理办法,管理职责任务还不清晰,编审用标准和程序还不明确,激励保障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解释说,我国中小学教材管理还不够“细”,有要求但比较笼统,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比较“松”,职业特色不明显,高校教材管理比较“弱”,学校主体责任尚未压实,境外教材选用管理“缺位”,管理责任和要求不明确。

  “教材管理办法直面教材建设的问题和挑战,健全体制,补齐短板,强化督促检查。同时处理好‘严’与‘活’的关系,加强激励保障,激发建设活力,切实提升教材质量。”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说。

  健全教材管理制度,强化教材育人功能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规划》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前两项为综合性任务,涉及所有学校、学段和学科领域,要求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系统设计,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后三项任务分别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着力解决各个学段教材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个教材管理办法则重点解决各级各类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一是明确管理主体责任,坚持“谁编写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二是学科学段环节全面覆盖。三是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管建结合”,教材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范畴,加强激励保障,激发建设活力,切实提升教材质量。

  “基础教育教材重点是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更好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职业教育教材关键是体现‘新’‘实’,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编修,提升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解决‘多而少优’的问题。高等教育教材重点是学术理论创新,打造精品,凸显中国特色。”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

  与2001年印发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暂行办法》相比,《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加强了国家统筹,规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和涉及国家主权、安全以及民族、宗教等内容的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同时强调加强全过程管理,提高教材编写门槛,加强审核把关。

  “《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系统的高校教材管理办法,在确保高校教材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基础上,分别从管理职责、教材规划、教材编写、教材审核、教材选用等方面保障高校的教材自主选编权。”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说。

  《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则从规划、编写、审核、选用等环节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全流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撑;《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坚持按需选用,凡选必审,为我所用,严格把关。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选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设的普通高中境外课程项目外不得选用境外教材。

  “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规划》的灵魂主线。”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规划》提出三项具体任务——系统设计大中小学课程教材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要求,整体设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分类分段修订其他教材,来确保教材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为未来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指明方向

  《规划》和四个教材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明确了未来的工作重点。

  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中小学教材,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到2022年,中小学教材建设重点是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段教材的系统性,强化相关领域教材建设。

  具体包括,落实重大主题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全面完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统审统用,跟踪了解三科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时组织修订;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教材体系,学段上包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类型上涵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等。

  在高等学校教材建设方面,“《规划》坚持以提升整体质量为首要目标,以打造精品教材为引领,力求全面推进不同类型高校教材建设。”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

  据介绍,接下来,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打造一批反映世界先进水平的自然科学教材;适应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加强实验、实践性教材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面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更新,职业院校教材建设重点是实用性,增强服务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规划》从三个层面明确了任务要求:一是要加快完成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强化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的对接;二是加强区域教材规划,将区域内产业结构需求及时反映到专业课教材中去;三是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加强行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及时修订教材,新编培养紧缺人才急需的教材,按需引进国际先进教材。

  如何调动优秀人才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为鼓励优秀人才投入教材建设,中小学、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三个教材管理办法从编写、审核、激励保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设计,包括纳入科研课题、纳入评优评先指标、将编审任务纳入工作量计算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1-07